第(2/3)页 专攻军事心理学的林教授推了推眼镜,神情严肃问道:“吴总,长期沉浸在虚拟战场,会不会对官兵的心理状态产生潜在影响。 如何防止他们出现现实与虚拟的认知混淆,甚至产生创伤后应激反应?” “这正是我们关注的重点,”吴浩切换到一个新的画面,冲着台上台下的专家们介绍道:“我们为每位参训者都佩戴了一只生物监测手环,它可以实时追踪心率变异性、瞳孔收缩频率等12项生理指标。 一旦检测到焦虑指数超标,系统会自动触发‘现实锚定程序’,通过模拟海浪声、阳光触觉等感官刺激,帮助官兵快速回归现实。 此外,我们还配备了专业心理辅导AI,能根据训练数据预判心理风险,提前介入干预。”只 讲到这里,吴浩微微一笑,然后继续讲道:“这只生物监测手环的功能可远不止这些,它除了是战士们手上佩戴的手表,可以查看时间外,也可以成为战士们生活,训练,包括战时的一大贴身助手。 吴浩轻点平板,大屏幕上弹出生物监测手环的3D拆解图,然后冲着众人介绍道。 “这只手环搭载了微型集成传感器矩阵,除基础生理监测外,还能实时检测血氧饱和度、皮质醇浓度,甚至通过汗液成分分析判断脱水风险。 上个月某支队在高温海域训练时,系统提前两小时预警一名士兵中暑前兆,避免了非战斗减员。” 他调出实战模拟画面,虚拟战场中一名士兵的手环突然闪烁红光,头顶弹出立体警告标识。 然后接着说道:“当监测到生命体征断崖式波动,如心率骤降或呼吸骤停,手环会立即向佩戴者发出三级警报。 先是震动提示,若五秒内无反应,转为蜂鸣警报,同时向舰艇医疗中心发送包含精准定位的求救信号。 医疗舱的智能担架会自动解锁,导航至伤员位置,整个响应流程控制在90秒内。” 画面切换至手环操作界面,战术指令以相关信息显示在手环屏幕上,战士们依照手环屏幕上的指令执行各种任务。 后排研究单兵装备的专家举起话筒:“在高强度作战中,手环的续航能力如何保障?” 第(2/3)页